close
作者:史遇春
 
三、骨肉至親
 
1.小的時候,跟隨祖母學佛。那時,祖母對我的期望就是長大了一定要考佛學院。還沒等我考大學,祖母就去世了。後來才知道,只有出了家才可以上佛學院。想想,祖母要是知道,說啥也不會讓我上佛學院的。
 
2.小的時候,婆(祖母)跟我講過一個笑話。有一鄉紳,一把年紀了,娶了一房年輕貌美的老婆。有一次,他的老婆和年輕的長工偷情,兩人的談話正好被鄉紳聽見了。兩個人在纏綿時,那位年輕的婦人對情人說:抱著你,就像抱著一只鲇魚;抱著老爺子,就像抱了一捆柴。鄉紳聽完後,並未因此事而大動幹戈。後來,鄉紳當著老婆的面,做了一首詩,內容大概是“鲇魚”、“枯柴”之類吧。婆能將那詩說得一字不漏,我卻愚鈍地記不得半字。想想我那時的年紀,這樣的故事似乎是不適合聽的。記得婆講完滿臉是笑,她對我說,這個故事是勸化人的:老人不要娶年輕媳婦。
 
3.記得我小時候,媽常罵我:人常說,三歲記老,你怎麽那麽沒出息,一點都不長記性呢!現在想想,真是三歲時的情景到老可以不忘啊。
 
爲什麽說最早的記憶在四歲以下呢?因爲,我長弟弟四歲,弟弟出生是在現在的家,弟弟出生時的情景我還記得清清楚楚。就因爲這,老屋的記憶必然是在四歲以下了。
 
那時候,我們一家——爸媽、姐姐、我都住在後來叔叔住的那間房子裏。由于地方狹窄,沒有廚房,竈也在所住的那間屋子裏。鄉下人稱之爲“鍋連炕”的。
 
記得小時候,得罪了舅家的表姐、表哥們的時候,他們就會嘲笑我是“鄉棒”、嘲笑我們的“鍋連炕”。
 
那時的記憶、留存到今天,最清楚的還是老屋的樣子——雖然那老屋已經拆掉許多年,已經片瓦無存了。其余的一切都已經模糊。比如和父親很好的一個叔叔給我葡萄糖粉吃、比如因爲媽擠羊奶時見到嬸嬸與三伯母吵架,回家描述的情景,比如……都很模糊,沒有原委。
 
4.爹的脾氣很大,動不動就發火,可是在外奔走,竟然有那麽多人邀他一起做事。爹常說:一要有本事,二要實實在在。有了這兩條,走遍天下都不怕。
 
5.爹一輩子硬氣,沒有向人低過頭。我沒有爹硬氣,但也不向人低頭。
 
6.父親跟我講,鄰村有一老者,年輕時對其父拳腳相加,等其老時,境況淒慘。有一次,其子對其施以棍棒時,老者聲淚俱下:兒啊,我可是你父啊!其子應聲:我爺也是你父。父親說,這一代不如一代的結果,不是宿命,而是耳濡目染的結果,所以行世爲人,立身須正。
 
7.爹說“娶一個不好的媳婦,禍害三代人”,是有道理的。所以,結婚要慎重。
 
8.我小時候,表現不好了,媽就會罵我:“怎麽那麽少教!”。那時候,只知道這是罵人的話,不知道是什麽意思。後來才知道,原來是缺少教養。媽小時候要求我的那些,直到現在仍然覺得很受用。
 
9.媽沒念過幾天書,可是做什麽都要“講究”。不知道,媽爲什麽有那麽大的“學問”。
 
10.我是在媽的眼淚裏泡大的,所以我屬淚。我的淚雖多,但不是胡亂地流——皆出于一源:爲親情所動。
 
11.外公外婆去世早,媽沒上過幾天學,她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。記得小時候,村裏家家戶戶都養豬,我家有個粉糠機,幫人家粉糠、粉料。每次有人來粉完糠、料,媽都會讓我幫她算賬。我拿出紙筆,還沒列好式子,媽已經算好了。後來我問媽,你是怎麽算出來的,媽跟我講得一套一套的。我歎息說:可惜了,媽要是遇上好年代,一定能上大學。
 
12.生我的時候,農業社還沒有散,大家都要下地勞動。我是早上出生的。按照農業社的作息時間,天一亮就得下地幹活,幹一陣子活,才是早飯時間。那時候,婆(祖母)生媽的氣,到姑姑家去了。早上收工回家做飯,爹還沒回來,媽肚子疼,一個人在屋子裏叫喊。三伯母聽到了,進來一看,大驚失色,說:你真能耐,一個人在家裏生孩子。那時候,三伯母、媽都和十婆(接生婆)不說話,三伯母不好意思去請人家。爹回來了,讓爹去請,爹怕請不來,失了面子。實在沒辦法,去請了三婆(稍懂一點接生常識的老人家),請來三婆時,我已經生出來了。上天眷顧,母子俱安!
 
13.母親的人生經曆全是苦難。正是這樣的處境使得她老人家洞悉人情世故,這也自然而然地多少影響到了我。
 
14.出差的空隙,抽空回了一趟家。爹和媽都瘦了許多,玥玥長高了一些,也瘦了。
 
15.爹媽都老了,我們都不在二老身邊,說來真是慚愧啊。愧爲人子,不孝啊!
 
16.家教是非常重要的,這是父母一直強調的。近來讀陳寅恪的《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》,多少看出來點門道,其中一點,在我理解就是家學的傳承。
 
17.弟弟出生幾天以後,臍帶幹了,媽用菜油給他塗抹。我問媽塗這幹啥,媽說塗了油就不幹了,會軟和一些。
 
18.不懂事的時候,我經常欺負弟弟。
 
19.曾經,因爲弟弟犯了錯,我用很殘忍的方式懲罰他,現在常常會想起來,每次想到都覺得後背發麻。
 
20.我們兄弟走的是不同的路,雖然弟弟沒有我讀的書多,但是,他有許多地方讓我很是佩服。
 
21.關于現在所住的這個家,最早的記憶,或許是弟弟的出生。那時,雖然有兩間房子可以居住,但是,一般都是一家四口住在一間房子的,另一間房子空著。記得有一天夜裏,睡夢中醒來,發現自己和姐姐在空屋的炕上,隔壁房間是爹和十婆(村裏專門接生的隔壁的奶奶)在說話,那時弟弟大概已經生出來了。記得很清楚,空屋的炕上沒有席子,我和姐姐就睡在以前用來屯糧食的“包”上。
 
22.周末往家裏打電話,侄女接的,他說:伯伯(陝西話年beibei一聲),你向老師請個假吧。我說:請假幹啥?她說:回家看看,順便給我買點甘蔗!我說:好啊。也不知什麽時候才可以回家。孩子的純真,讀來都是感動。
 
23.前年春節回家,過完年返回廈門,弟弟、弟妹、侄女一家三口人送我。弟開玩笑說:玥玥,去你舅舅家了,他們給你壓歲錢,不是一百你不接。他們要問是誰教你的,你就說是媽媽教你的。侄女看看弟弟、看看弟妹、又看看我,說:我就說是伯伯教我的。大家爆笑。
 
24.前幾天給家裏打電話,侄女趕緊跑過來接,和她說了幾句話,她說:伯伯,你給我幾百塊錢吧。我說:你要錢做什麽。她說:我有個錢包。我明白了,她要錢不是爲了別的,只是爲了裝滿錢包。
 
(未完待續)
 

arrow
arrow

    塵境心影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