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作者:史遇春
 
 
“谙盡孤眠滋味”
 
對于有點文學意興的人來說,僅看這一句六字,就可以浮想聯翩。如果要論表現感情的技巧與藝術,這一句六個字,比起時下那些動不動就“飚淚”的做作與煽情來,真不知要含蓄多少、深情多少、“溫柔敦厚”多少啊!
 
“先天下之憂而憂,後天下之樂而樂”的範文正公,和中國曆史中的各代先賢一樣,在我印象中,都是正襟危坐,不苟言笑的形象。在我的分類中,會把他們歸入正統的儒家行列,他們是中國傳統一脈不斷的接力者,完全區別于普通認知中的“文人”。當然,這裏並沒有輕視“文人”的意思。
 
既然有固定的形象程式在我的胸中,那麽,表現憂國憂民的一切著作,對于範文正公來說,自然是天經地義的事。兒女情長,似乎和我對先賢的理解有所出入。現在才明白,其實,我們所根植的文化土壤,在我們的不自覺中一直影響著我們。我雖然長于鄉野,但是,回頭看時,宋以後理學中“滅人欲,存天理”的這種修爲哲學,或多或少還是在我的生命中打了印迹。這說來話長,不用展開。
 
範文正公存詞不多,但是,就所能看到的幾首而言,很能見他的功力、情思和胸懷。比如他的“羌管悠悠霜滿地,人不寐,將軍白發征夫淚”;比如他的“夜夜除非,好夢留人睡。”、“酒入愁腸,化作相思淚”;都寫得情真意切,柔腸百轉。向來,詩文之作,都被正統士人視爲“末技”。但是,正是這“末技”,豐富了這些曆史人物的形象,讓我們在看到他們“不苟言笑”的一面之外,還看到了他們“情思綿綿”的一面。範文正公胸中,除了家國情懷,事功仕途之外,還有兒女情長、婉約柔和的細膩。
 
由此,我得出一句“自來真英雄,都是多情人”!
 
下面,來看“谙盡孤眠滋味”這句所出的整首詞:
 
《禦街行》
 
紛紛墜葉飄香砌,夜寂靜,寒聲碎。真珠簾卷玉樓空,天淡銀河垂地。年年今夜,月華如練,長是人千裏。
 
愁腸已斷無由醉,酒未到,先成淚。殘燈明滅枕頭欹,谙盡孤眠滋味。都來此事,眉間心上,無計相回避。
 
這首詞上阙重在寫景,下阙重在抒情。上下二阙合成一體,即我們通常所謂的“情景交融”。這樣評論算是俗套,但這樣的評論又最合乎情理。
 
讀完這首詞,再三回味。在思緒聯翩的意興中,首先想到的是,這首詞是以怎麽樣的人物身份出場,又是以怎樣的口吻抒懷的。我們完全可以把詞的主人公想象成一個獨居的婦人,在月夜清光之下,在重樓層閣之上,懷戀遠方的愛人。這樣說,這一婦人,似乎是畫中人、夢中人、景中人抑或是情中人,似乎是與我們隔了崇山峻嶺、似乎是與我們隔了迢迢途程。但是,讀這首詞,從作者對細節的精致描繪中——比如詞中視覺、嗅覺、聽覺、感覺的直接式體驗,我們似乎又能親切感知作者本人身在其境的真切。于是,我們會迷惑,迷惑這是借人抒情還是自寫情思。無論如何,作者作爲文學家的敏感與豐富聯想,使我們不能不爲之歎服。其實,可以認爲此詞是思婦的獨唱,但我們須知作者的觀察入微與書寫精細;其實,我們也可以認爲此詞是作者對自我的輕吟,從而可見“鐵石人”的“銷魂”之語。
 
(未完待續)
 

arrow
arrow

    塵境心影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